治国必先治党,党兴才能国强。党的力量来自组织,党的全面领导、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。基层党组织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必须坚持系统谋划、一体推进,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不断完善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。
持续创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。聚焦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”,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,持续深化拓展“四抓两整治”行动,科学谋划、精心部署村(社区)两委换届工作。抓实抓好“头雁”“细胞”“强基”“先锋”四大工程,组织开展乡镇街道“擂台比武”“揭榜挂帅”、党(工)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等活动,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。持续加强村干部后备力量培养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,着力提高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,统筹实施“红色物业”培育计划,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、富有生机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与民和县建立基层党建跨省融合、基层组织跨省共建、党员管理跨省协作先行机制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集成,共同推动两地组织工作深度融合发展,助推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和民和—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。
持续创新推进党员干部队伍提效赋能。治国之要,首在用人;用人干事,重在导向。不断健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、优秀科级干部库、优秀“三方面”干部库,实行动态管理。聚焦“六个一线”(基层一线、业务一线、服务一线、项目一线、攻坚一线、群众一线)精准发现识别干部。系统实施“县级领导牵头包抓培养,镇街、部门领导班子结对帮带培养和上派下挂交叉培养”三大培养计划,用好干部调研、谈心谈话、现场查看、民主测评、群众评价等手段,持续跟踪培养在项目建设、基层治理、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及“三方面”干部。
不断健全完善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体系。聚焦服务保障本地区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,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,分级分类组织系列专题培训、集中轮训。认真组织实施干部“下派墩苗、上选培育”计划,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锐意创新、破题克难的能力水平。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“练兵场”,积极探索实践干部交流任职新路径,加大交叉任职和交流任职力度,打破部门界限、条块分割、行业壁垒,让干部在乡村全面振兴、项目建设、民生服务等多岗位轮岗锻炼,从偏重“知识本位”向着重“能力本位”转变,让教育培训目标从“应用型”向“德才兼备型”转变,从而牵住牵牢能力素质这个“牛鼻子”,使广大干部真正完成从“抬桌子”到“台柱子”的蜕变。坚持全方位、全覆盖、全周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,特别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,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,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。健全完善党员先锋岗、责任区、志愿服务、承诺践诺等机制,引导广大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、维护社会稳定、联系服务群众中当先锋、打头阵、挑重担,以模范行为为党旗增光添彩。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引用育留体系。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,突出“高精尖缺”和“急需实用”原则,采取“开门”和“上门”引才模式相结合、“金字塔尖”和“接地气”引才导向并重的方式,拓宽引才渠道,延伸引才触角,增强人才招引驱动力,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本地区聚集。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对接合作,通过聘请、兼职、挂职、交流等方式,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、技术指导、项目开发等智力支持。
持续创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。借鉴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突出抓好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建设,探索村党组织书记、村主任管理制度和机制创新,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,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、聚合力、添活力。落实选派镇街干部全职驻村制度,广泛开展机关干部“返乡走亲”、镇街干部“驻村连心”、村社干部“入网知心”、基层党员“联户交心”活动,建立完善“民情档案”,完成群众“微心愿”,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,进一步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。按照“培育重点、打造精品、连点成线、争创示范”的工作思路,积极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带,开展和美乡村建设,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,全面提升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效能和成色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建立健全“社区领导、干部带头、党员示范、多方参与”的协调联动机制,将“大数据+网格化+群众路线”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,加强“小程序+APP+热线”社会治理平台建设,着力推进基层治理由“人治”变为“智治”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“田字型”基层治理体系,优化调整城市、农村网格,实现党建、政法、综治等各类网格“多网合一”。广泛开展“亮身份、做表率、建新功”活动,全面推进社区与驻区单位党建联建共建,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不断完善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,持续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,真正为基层赋权扩能、减负增效,努力把老百姓“急难愁盼的事”变为党委、政府“紧抓快办的事”。
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。基层组织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,大力弘扬求真务实、真抓实干的作风,以钉钉子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扎实做好理论武装、选贤任能、强基固本、育才聚才各项工作,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、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,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