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时节,陇东大地硕果累累。在庄浪县广袤的田野上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马铃薯进入集中采收期,种植户们正抓紧晴好天气进行采挖、分拣和装运,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。
今年,得益于科技措施的广泛运用和产业化模式的深入推进,庄浪马铃薯在产量和品质上均实现新突破,为当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在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,一座座整齐排列的防虫网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棚内机器轰鸣,薯形匀称、个头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,昭示着今秋的好收成。据基地负责人介绍,科技是今年丰收的关键。

图为水洛镇李碾村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。 董春辉 摄
“我公司依托建设项目,搭建了162座防虫网棚,并在县农技中心人员指导下,配套应用水肥一体化、全程机械化、降解膜以及统防统治等技术,建成庄薯3号、庄薯5号马铃薯原种繁育田200亩,预计可生产优质原种600吨,带动全县繁育一级种薯4000亩。”甘肃俊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文元说。

薯形匀称、个头饱满的马铃薯原种破土而出。 张婧 摄
科技的精准赋能不仅提升了原种的质量和产量,还通过“原种—一级种”的繁育链条,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升级,为商品薯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。与此同时,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展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。在庄浪县永宁镇秦洼村,种植大户正组织人力与机械进行大规模收获。

永宁镇秦洼村马铃薯种植田的丰收场景(航拍图)。 董春辉 摄
“我今年种植马铃薯约300亩,主要品种为庄薯3号、庄薯4号、庄薯5号和陇薯7号。从目前收获情况看,亩产约2吨,总收入约24万元。”庄浪县苏鹏农业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鹏鹏表示,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等方式,带动100多户农民就业,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。
据了解,多年来,庄浪县依托自身科研优势,持续深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引种试验,“庄薯”系列等自育品种已成为当地主栽品种,为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。

产量高、品质优、口感好的庄薯5号。 董春辉 摄
“庄浪县作为脱毒种薯繁育优势县和马铃薯产业大县,今年主栽品种包括庄薯3号、庄薯4号、庄薯5号、陇薯7号和冀张薯12号等,种植脱毒种薯5万亩、商品薯31万亩。”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柳志华介绍,目前马铃薯收获工作有序推进,已完成95%。散户已全部收获完毕,部分大户、家庭农场及合作社正在加紧采收。从当前收获情况看,整体产量喜人。
从水洛镇到永宁镇,从集中连片的繁育基地到农户忙碌的田间地头,庄浪县的马铃薯产业正沿着科技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的道路稳步前行。这片黄土地上的“金豆豆”,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,更寄托着乡村振兴的愿景,将持续为庄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。(董春辉 李颖琳 张婧)




